剧情介绍

  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十集电视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将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首播(1-5集),播出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每晚20:00。本片由深圳越众影视公司、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出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凤凰卫视首播之后,本片随后将登陆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卫视等电视频道。
  具体播出安排:
  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
  9月9日(周一)晚20:00 《重回人的语文》
  9月10日(周二)晚20:00 《天梯》
  9月11日(周三)晚20:00 《守望乡村》
  9月12日(周四)晚20:00 《大学 大学》
  9月13日(周五)晚20:00 《公民》
  第二天下午16:30重播
  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它不该是枯燥得让人想烧掉的课本,也不是考卷上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它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然而,今天的语文课,质量已经岌岌可危——
  在上海,《收获》杂志主编叶开发现,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材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他奋笔疾书,决心以一己之力《对抗语文》;在江浙,20多位一线教师自动集结,他们致力于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找茬”,并自觉探索“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在民间,学者们回到民国,向老课本汲取言语的力量和人性之美……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恢复语文的本义——人的语文。
  第二集:《寻找马小平老师》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因患脑癌去世,北大教授钱理群惋叹:马小平是他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
  同年,官方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活动在央视高调飘红,与此同时,由民间发起的“寻找活着的马小平”却在教育界引发了更深刻的感动。有评论说,“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寻找,耐人寻味”;
  马小平是谁?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如何燃烧生命,照亮了他的人文讲堂?摄制组依次走过湘潭、东莞和深圳,学生、同事、朋友、女儿……众人动情的讲述中,马小平的形象渐次丰满,我们最终发现,他,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师者。
  马小平走了,“活着的马小平们”正在走来,他们将带着我们的孩子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
  第三集:《呵护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华德福,一种源自德国的教育,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它是学园、花园、菜园和家园,它“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
  九月,开学的季节,陪伴两个被体制教育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孩子,杭州独立教师郭初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为期一周的“试读”和“陪读”,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种童年;而郭初阳,这个现行教育体制的质疑者,将为我们解读华德福教育的种种细节,并探寻它与主流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孩子们是否会选择华德福?家长的选择又会是什么?无论结局如何,“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的命题,已经无可回避。
  第四集:《天梯》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今天,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那道阶梯,正在发出断裂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乡孩子;在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大门外,他们逐年流失,转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列车上;他们,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蚁族群落,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既无力“拼爹”,又没能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
  究竟是什么,让寒门学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狭窄?
  国家的转型在加剧,而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陷入了停顿。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殇……
  第五集:《守望乡村》
  乡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改变乡村落后的基础教育,恢复乡村文化生态,需要民间力量具体而微、坚韧不拔的长期介入——
  在晏阳初的故乡,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扎下根来;在陶行知的故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家子弟敞开怀抱……他们不约而同地践行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乡村;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温暖世界,必先擦亮一根火柴。
  守望乡村,让穷孩子也能仰望星空。
  第六集:《大学 大学》
  英国教育家怀德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他该站起来,四面张望。
  2005年,诗人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她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力“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刘道玉、钱理群、陈丹青、张鸣、周孝政、熊丙奇……大学里的智识之士纷纷诉说体制之痛:官本位、学术腐败、钱权横行……,积习与流弊的漩涡中,人文精神消失殆尽。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
  第七集:《在路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最早释放出中国高教变革的积极信号——学分制、双学位、贷学金……一系列闪动着人文、人性光辉的改革举措,让刘道玉赢得了“武大的蔡元培”的美誉;
  时隔20年,在举步维艰的泥潭中,中国高教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发了——
  2012年9月,修成正果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了——当理想遭遇现实,朱清时,这个理想主义的校长能否将他领军的“去行政化”改革进行到底?被打上“试验”标签的莘莘学子们,如何开始他们全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一所潜水七年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近日浮出水面,许嘉璐评价说:“UIC已经跃升为清华、北大级的大学”;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全英文教学、浸会大学的文凭……“洋大学”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高校产生“鲇鱼效应,”倒逼国内的高校体制改革?
  第八集:《课堂风暴》
  没有讲台,老师“靠边站”,学生三五成群簇拥在黑板前,边写边讨论,教室门洞开,参观者络绎不绝——偏居鲁西南乡村的杜郎口中学,一度因教学质量太差险些关门,如今却以独特的“学生自主课堂”闻名教育界。
  专家评论说:“杜郎口模式”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质疑的声音说:杜郎口并未摆脱“应试”的窠臼。
  在民间,“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宣称要“点燃思想的课堂”,在各自的教室里,一线教师们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的革命;
  体制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此起彼伏的课堂风暴,将为中国教育吹出一片明朗的天空。
  第九集:《在家上学》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迎战,有人妥协,有人则选择逃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需去学校,客厅是他们的教室,父母是他们的老师,他们自主安排时间和课程,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打算参加国家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而在现代版的私塾,“中西合璧”的教育正在打造着另一批孩子,私塾的开创者,多半是“在家上学”的成功者,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支持者说:在家上学有利于个性培养;反对者说:孩子需要朋友,独自在家无法实现“社会化”;有关部门说:在家上学违反教育法;教育专家说:社会应让在家上学合法化……
  无论如何,在民间,形形色色的新教育正在生长。它们的未来,或许远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丰富,更深远……
  第十集:《公民》
  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曼说: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有识之士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中国,1949年之后,公民教育戛然而止。
  2012年,在深圳,央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下课”,他在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吸引了舆论的眼球,也让他备受争议;在南京,律师崔武走进校园,以一只苹果为道具,向小学生们诠释“公民”的内涵;在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利用互联网,一次一次向公众演绎着“公民责任”的空间……
  公民教育,何时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校?

评论:

  • 石晓曼 5小时前 :

    一直觉得这个系列很土,确实是特别土……我的审美有点接受无能🆘看到幼版光头强和熊大熊二一家亲真的吓我一跳,感受到与10后的代沟了-_-||机甲啥的能看出砸钱了,只不过真的是一锅乱炖,包括但不限于星战哥斯拉金刚哈利波特ET牛魔王铁扇公主,还有各种日本子供向动画的复刻……山寨感很重,创作者必须明白的是,类型不等于元素,叙事不等于拼贴!

  • 枚雅彤 9小时前 :

    披着动画外衣的成人故事,有很多大人才知道的梗。是个合格的英雄成长故事和商业片,值得鼓励。总觉得铁扇公主长相很像谁,但又想不起来。

  • 汤霞绮 5小时前 :

    难道不是所有的错都源于这个沟通无能还专治强硬的父亲么?

  • 郜高格 8小时前 :

    父亲有一句台词很好…人们都是怎么和解的呢?

  • 浮清舒 5小时前 :

    正能和负能一旦传播和影响,杀伤力都很惊人。喜欢里面小城的各种画面,出海,超市,友邻的关系,一如大多日本电影的日常。

  • 梁丘颐真 3小时前 :

    7分。一开始没想到会有人向我推荐这片子,但实际看下来的观感倒还挺不错的。儿童片该有的一应俱全,各种战斗场面完全就是为了大银幕而生,国产动画能拍成这样我是挺满意的了。各种致敬哏,谐音哏,还有歌舞,战斗,爆炸,春节看个热闹的话的确不错哦~~~

  • 田轩秀 8小时前 :

    为了达成冲突及事件后的反应,剧作太刻意了,以及大货车司机之后全程不在场,显得非常奇怪不连贯。

  • 智晓霜 5小时前 :

    这次终于在影院首次体验了熊出没系列这个大电影,也知道了为何年年春节档稳赚且卖座的原因。方特的动画制作质量确实可以,特效很不错跟彩条屋,追光这些都有可比性,不过最重要能在票房取胜的关键就是剧情,整体故事按大人们来看就相当子供向,老套路,老融梗,相当简单,不过换做是儿童小朋友的话,就成为致胜法宝,因为这故事连他们都看得懂,而且全程欢声笑语,在影院里看的超开心,尤其这电影又还是3D的,那种触手可及就在面前的画面感让他们更加的充满好奇与新鲜感,简直就是现今当下孩童收割机,哄娃必看片了哈哈

  • 阿泽宇 5小时前 :

    题材无新意,又臭又长,小日本这种恭恭敬敬态度毫无代入感,冲突点平淡无火花,内卷还是要看内地才行,可惜不过审;港台来拍的话估计好看很多,小日本真心不适合拍这种题材....

  • 望晓兰 5小时前 :

    刚开始以为是像『乱反射』一样的推理悬疑悲情故事,还以为桃李演的是坏人,最后才明白,这是一个父亲在失去女儿的空白中,怀念女儿,同时反思自己的故事。

  • 线妙旋 7小时前 :

    大年初一清早爬起来去看熊出没,本来以为是陪我小弟看的幼稚动画,没想到把我看happy了。前半段致敬基本所有你能想到的的DC,漫威电影。甚至经典的扎克施耐德慢力镜头都有出现,致敬的还有黑客帝国,功夫等一众经典。甚至硬科幻2001奥德赛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都有出现,当然也少不了迪士尼白雪公主,狮子王式歌舞片致敬。最后半段基本上是环太平洋机器人大战EVA新世纪福音战士,结尾可能时间不够,稍显仓促。不过总体作为贺岁动画片算得上优秀。

  • 辰锋 9小时前 :

    3.5吧,额外为古田新太。其实直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真相到底如何,生活继续,回不去

  • 莲璐 1小时前 :

    今年目前为止看到的邦画第一。剧本非常强,我很喜欢这种折磨完角色折磨观众的写法。一直在道歉,但是无力感做得好绝,题也点得很棒。看完好难过,人一定要失去如此宝贵的东西才会下定决心改变。我们是被害人又是加害者。叹气,年末不拿个奖说不过去。

  • 柏欣 4小时前 :

    主人公偏执的性格使全片氛围压抑,然而是不断继续伤害还是放过别人,直到全片的转折点主人公与女肇事者母亲的对话给出答案。

  • 林宛白 9小时前 :

    这个系列可以果拒了。

  • 格玥 0小时前 :

    做事情前一定要思量下,自己的行为可能为他人所带来的危险,开车、位高权重、为人父母等等。

  • 震翱 6小时前 :

    每个人都不容易,你也不是最惨的。交流是卸下防备的前提,信任是我们奢求的东西。

  • 轩诚 8小时前 :

    对我的触动挺大的,很多家长口口声声我供你吃供你穿,我多爱你如何如何,可是他们却从来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真正在意什么。

  • 锦玥 0小时前 :

    包括固执老头在内的所有人的愧疚与改变,女孩都看不到了啊。她太需要和外界交流了。但以后的生活里还是有很多人与他们交集,让他们变得更适合相处,来弥补这份空白的遗憾。

  • 祁宝辉 8小时前 :

    不同以往烂梗杂烩,这次学会了玩梗,肢体语言等最原始的幽默方式,而且相当密集。腹黑猫猫的反差萌也很受喜欢。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