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战争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记录片 2006

导演:

剧情介绍

  韓戰終結於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時,雙方在板門店簽下《朝鮮停戰協定》。一切又重新歸零,留下非武裝區和北緯38度線。由於參戰雙方簽署的是停戰協定而非和平條約,因此從國際法上來講,這場戰爭尚未結束——南北韓迄今仍是交戰狀態。
  在北韓,儘管基礎設施全毀,金日成仍迅速監督國家的全面蛻變。在韓戰結束後,因為有蘇聯和共產中國的大量援助,北韓經濟迅速發展。在停戰後的50年代到60年代初,北韓的經濟成長明顯地優於南韓。但到了19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南韓開始現代化,經濟起飛。蘇聯在1990年與南韓建立外交關係,中國也在1992年跟進。外交上被孤立的北韓,各方面都無法和南韓並駕齊驅,於是,北韓政權只好研發核武來保全自己。
  美國多次警告北韓,川普甚至在聯合國威脅要徹底毀滅北韓,但其實美國早在韓戰時就將北韓徹底毀滅過了。韓戰的歷史恰證明了,以武力殲滅對手,從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恐怕還讓問題更加嚴重——比起七十年前,如今核彈威力更大,威脅也更加緊迫。和平的希望終究還是在於韓國自身。兩國領導人在交戰七十年之後,終於在2018年4月恢復對談,簽訂《板門店宣言》,希望建立永久和平機制。南北韓統一的崎嶇命運會如何發展呢?這是南北韓的歷史功課,也緊繫著全球的核武安全。

评论:

  • 萱沛 8小时前 :

    不知道说啥,这节奏感不咋地,也毫无诗意。不过我觉得肯定有一大堆因为黑白就给高分的

  • 梦琛 3小时前 :

    救命!不是黑白+社区生活+小男孩+年代暴乱就是《罗马》!这可能是个骡子!

  • 琦朗然 4小时前 :

    到底在讲啥个故事啊

  • 洁采 1小时前 :

    远好过他自导自演的两部波罗,至少在这部电影中有真情实感而不只有自大自恋。是讨巧的,精致到好像每一步都精确计算过,从诗句到老电影到配乐,甚至到每一滴眼泪,从而显得有些矫情,而且单薄。但谁没有童年呢,谁不会向往象征着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充满了无数可能性天大的事不过是眼前最小的事的童年呢?能感受这些,就够了。老电影是彩色的,其他都是黑白的。

  • 月菡 1小时前 :

    很多地方都太过刻意 铺排了非常多元素 但是互相之间没有加成的效果 最后搞得花里胡哨的却没什么意思

  • 洋念双 3小时前 :

    同样作为乡愁电影,和《罗马》相比,《罗马》的艺术性可是《贝尔法斯特》比不上的。作为儿童第一视角叙述往事,带有更多幽默诙谐的口角,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故事,比起《罗马》显得更平民了一点。

  • 淳于青易 7小时前 :

    来个人告诉我肯爵是如何挤掉牛蛙混到今年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提名的……

  • 析明煦 6小时前 :

    刻意的机位

  • 萱瑶 5小时前 :

    这片子,其实画面拍的还蛮有厚度的。故事与主旨的话,看大家说是致敬自己的童年,自己的家乡。那其实已经避免了很多残酷血腥的暴力,更着重于美好的故事以及家人之间的相守与推动。还可以吧…比《西区故事》好看!哈哈哈

  • 鲁阳曜 4小时前 :

    不及《八月》也不像《罗马》,反正哪一部都比它好看,属实是拍了个寂寞。

  • 饶孤容 4小时前 :

    喜欢这个剧本,表面上是简单的《我11》,内在流动的是一种离开,一种不得不成人,瓜熟蒂落的离开,一种选择,一种万箭齐发,不选不是人的选择。我们不得不走向的岔路口太多了,不见得谁好谁坏,毕竟,情谊也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毕竟,活着未必比死了好。想起普希金的那句: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将会成为永恒美好的回忆。

  • 香雅 2小时前 :

    记录一个时代(政治),一些老片的出现挺让我惊喜:黑白中彩色的电影与戏剧/摄影很不错,一些地方比较做作/仅此,为什么是最佳原创剧本?想不通。

  • 虞格格 7小时前 :

    写散文能不能也真情实感一点啊

  • 辰枫 0小时前 :

    极其私人的影像回忆。通过断断续续的对话和为数不多的彩色镜头将记忆中模糊但却精确的美好甜蜜的记忆画面表述给观众,引导着观众跟随着画面一起进入自己的童年时光。一个限制在了孩童视角和童年回忆关于宗教冲突下的离开故乡出走他乡前的纠结于不安的故事,但这样的视角就注定了整部电影只能成为一颗美好的糖果,丧失了更深层次述说时代的机会......

  • 贲博雅 3小时前 :

    精美,reference High Noon的街道和配乐还挺妙的。

  • 爱令锋 2小时前 :

    倒是没有非得做成黑白的必要...彩色更适合这种家庭喜剧的风格

  • 梁翱 2小时前 :

    没去电影院看因为怕我只能听懂十句话(。但总之我自己还是挺喜欢的,北美移民家庭人看到最后还是无法克制地哭了一会

  • 星晨 0小时前 :

    以最近几年颁奖季的黑白电影,《Belfast》很带感,但觉不比阿方索•卡隆的《罗马》在类型上要更讨喜。但确是不同风格,《Belfast》叙事围绕小演员巴迪(演神了!),基本以他的视觉叙事,节奏快;而《罗马》却有更多悠然的静态美,更完整,更动人。尽管两者都有贴切的真实感。

  • 沈寻冬 4小时前 :

    说是糖水片应该再合适不过:光亮洁净的街景、温馨富足的室内、街角可控的肮脏混乱、高度局限的几个机位…但是这种愚蠢的乐观主义与复古预约的音乐相得益彰,让武装冲突如同发生在折叠图画书的某一页角落,墙壁和柏油路的粗砺质感被糖果包装盒的油亮光滑取代,所以苦心经营的历史性仇恨与悲怆瞬间变得滑稽不堪,只剩下惹人发笑戏言集合。

  • 檀芳蕙 5小时前 :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不喜欢,私以为这是今年最有可能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作者拍出了一个平实朴素的故乡,各种角色都非常鲜活,小男孩的甜美纯真可爱让人仿佛见到了童年的玩伴,爷爷教孙子去追女孩也让人忍俊不禁。而且台词动人且节奏非常好。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要去和《罗马》比,导演的经历和路数本来就不一样,为什么拍黑白的故乡就要拿来比较呢?怎么不和《八月》比?不和《伊万的童年》比?我觉得比较的对象应该是和肯洛奇的《男孩与鹰》以及《这就是英格兰》这样的作品。依旧是英国工薪阶层对童年和故乡的挽歌。不足之处是有些地方音乐铺太满,而且最后的升华也有些刻意了,但映射到现实中的乌俄冲突之下,也许可以坐等拿奖。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