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玛琳·阿克曼(《守望者》《亿万》)、凯特·丹宁斯、简·西摩尔(《伊甸园东》《妾似朝阳又照君》)加盟感恩节题材喜剧新片《朋友感恩节》(Friendsgiving),Nicol Paone编写剧本,并首次执导剧情长片。阿克曼饰演一个迷人的、刚刚离婚的女演员Molly,丹宁斯饰演刚刚被甩的同性恋闺蜜Abby,西摩尔饰演Molly的母亲Helen,来自瑞典。三人和一群亲密好友以及一些奇怪的熟人一起主办了一场功能失调、一团糟的感恩节晚宴。本·斯蒂勒、阿克曼制片,爱莎·泰勒、迪恩·科尔、瑞恩·汉森等参演。

评论:

  • 栋子 9小时前 :

    个体虽然组成集体,但不能以个体行为而恶意揣测整个集体。在我们为自己的性别发声,为自己的民族发声,为自己的国家发声前,我们应该先是一个人,和这世界上的每个人一样,我们有灵魂,我们有感情,我们应该有生而为人的基本人性。

  • 祝弘图 9小时前 :

    看了这个片子,我还特地查了一下,就在这个会议的同一年代,就上映了《十二怒汉》这个电影,现实的确比想象更加离谱啊!

  • 雷曼青 1小时前 :

    这么认真详细带有政治博弈地讨论种族大清洗,简直是高级别恐怖片

  • 雯俊 0小时前 :

    万湖会议,德国人自己讲这段历史,纪录片的质感。完整的记录了一场会议,德国人严谨效率秩序得让人可怕。

  • 祥静 6小时前 :

    我这是意外提前嗑到了Dumbledore x Grindelwald? 这什么纯爱故事我不太可以。

  • 白逸美 3小时前 :

    如果不看字幕,视觉上就是高大上会议室里一圈体面人~甚至仪容不俗制服笔挺到养颜的,正举止庄重地围桌说事儿~可看清楚内容后,吓倒数字盲,总数1100万!精确到每小时后“处理”,目前保守又高效是:938!如果引入毒气,一天一货车,还不血腥……最倒反转的是部长法学博士,讨论混血时差点显出慈悲,然而提出代替杀戮的方案是:绝育!德国人能冷静拍出这样的影片,算从灵魂深处反思了。

  • 采鹤 9小时前 :

    “纳粹”说纳粹是“纳粹”

  • 雅美 8小时前 :

    一个国家跨部门的高规格会议,他们井然有序、配合无间,然而议题是计划种族大屠杀

  • 母晓山 2小时前 :

    一桌人开会决定着一个种族的命运,历史证明“劣质”种族是现今成就最多的种族。

  • 那傲菡 2小时前 :

    如果不看字幕,视觉上就是高大上会议室里一圈体面人~甚至仪容不俗制服笔挺到养颜的,正举止庄重地围桌说事儿~可看清楚内容后,吓倒数字盲,总数1100万!精确到每小时后“处理”,目前保守又高效是:938!如果引入毒气,一天一货车,还不血腥……最倒反转的是部长法学博士,讨论混血时差点显出慈悲,然而提出代替杀戮的方案是:绝育!德国人能冷静拍出这样的影片,算从灵魂深处反思了。

  • 湛乃心 1小时前 :

    秩序性真的惊到我了,真是想得够“仔细”啊……强制绝育、离婚……难为死斯图卡特了……但最终谁也改变不了各种惨无人道的集中营……还“塑造”历史,啊呸

  • 雪司辰 0小时前 :

    重现了二战期间纳粹有组织有计划杀戮犹太人的那场会议,流氓不可怕,有组织有文化的流氓集团太可怕…

  • 雯冬 3小时前 :

    对白驱动型影片。英国制海权在手,苏联挡道西伯利亚,“特别处理”方案名正言顺登台唱戏。1942年“工作”推进,军方与政府代表齐聚,明里暗里争权、逢迎、趋利避害,十足官僚。核心议题明明极不寻常,衣冠楚楚与会各方却只管常态似的正经对答、协调互通,所有棘手问题都拿出了有力“措施”,使得“最终解决计划”圆满达成。(不过几十年前罢了,有什么制度、准则、安排或理想能亘古不变,这世界难保不会有更奇怪的时候。

  • 沛灵 0小时前 :

    最后那段儿让我想到了前些时候看的《来自纳粹地狱的报告》,工业化流水线杀人,把人当做资源去采掘,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 祁瀚捷 4小时前 :

    看不下去了 这会议非常的”高效”且”机械”

  • 杭高飞 1小时前 :

    作为电影来说不如英版的更具有观赏性,德国人来拍哪敢有什么发挥的空间

  • 锟星 7小时前 :

    一群拥有高贵德意志血统的人,在讨论如何将“大规模的屠杀变成一种按部就班的工业操作”…

  • 武浩波 9小时前 :

    杀一个人是罪犯,杀十个人是悍匪,杀一百个人是悍将,杀一万个人便成了枭雄,杀几百万的人是纳粹。

  • 灵沛 1小时前 :

    片中的发言有的听起来非常熟悉,但要知道,之所以熟悉可不是因为熟知或反思历史,而是因为在那几十年后、直至当下,海德里希和艾希曼的逻辑仍然在有的地方盛行。

  • 潘听南 4小时前 :

    片中的发言有的听起来非常熟悉,但要知道,之所以熟悉可不是因为熟知或反思历史,而是因为在那几十年后、直至当下,海德里希和艾希曼的逻辑仍然在有的地方盛行。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