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5荷鲁斯之眼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记录片 2007

导演: 维姆·文德斯

剧情介绍

  2003年文德斯参加了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发起的为蓝调音乐寻根的Mini影集《The Blues》,拍摄了其中名为《一个人的灵魂》(The Soul of a Man)的一集。(参与这个影集的还有克林特 伊斯特伍德(《杀无赦》)和迈克 菲吉斯(Mike Figgis,《远离赌城》)等人)
  
  Martin Scorsese本人导的单元Feel Like Going Home结构松散,缺乏重心(从美国跳到西非,又只挑一两个乐手作重点,蜻蜓点水般轻轻略过),一看就知道是个音乐外行人,也难怪有些乐迷要失望不已,倒是德国大导演文德斯(巴黎德州,柏林苍穹下,直到世界末日),不愧是个道地的音乐喜好者,他所导演的The Soul of a Man,具有下列三大特色:
  
  1. 文德斯选择了自己最喜爱的三位布鲁斯艺术家斯基普·詹姆斯、布兰德·威利·约翰逊和J.B.雷诺瓦做为影片的主角,他带着虔诚与朝圣的心理,用剧情片的模式讲述了这三位音乐家的真实故事。
  1). Willie Johnson(应该是纪录片)
  2). Skip James(以戏剧方式重现其一生)
  3). J. B. Renoir(影片来源:主要参照一对夫妇的私藏纪录片,并穿插了部分德国六零年代的摇滚场景,与导演个人的生活记忆。)
  
  2. 刻意用二零年代的老摄影机,透过重现场景,重新演戏(re-enactment)的方式,将影像与音乐作一个巧妙的连结,其效果不亚于任何一部优秀的MTV。
  
  3. 文德斯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请来与这三位音乐家同时代的或者具有影响力的像Lou Reed、克里斯·托马斯·金、尼克·凯夫Nick Cave 、the Bad Seeds、詹姆斯·布拉德·乌尔姆JamesBlood Ulmer、Lucinda Williams等近二十七位美国布鲁斯音乐人,请他们重新演唱这三位音乐家的经典布鲁斯歌曲,再穿插以当年历史新闻镜头,让观众在黑白影像中重新领略到布鲁斯音乐的魅力,体味到文德斯对音乐乃至人生的理解与感悟
  
  这部片子前后的贯穿力强(以美国NASA宇宙飞船在船上放蓝调唱片藉以和外星人沟通为开场白,片末则出现了太空与Willie Johnson脸庞的迭影,颇有深意),凝聚性也高,充分显现温德斯对于音乐的投入,对于音乐--影像之间的对话与相扣,有非常好的掌握能力,值得推荐给大家看。

评论:

  • 淑妍 3小时前 :

    老美的温情科幻片永远是关于中产精英的,只有他们会在占着各种技术红利、享有最人性对待的同时还逼逼赖赖叽叽歪歪

  • 飞依琴 0小时前 :

    深入探讨太少了,流于表面。与其纠结主角难舍亲情爱情,不如探讨替身获得记忆后会如何发展。

  • 石晓曼 7小时前 :

    深入探讨太少了,流于表面。与其纠结主角难舍亲情爱情,不如探讨替身获得记忆后会如何发展。

  • 管乐意 0小时前 :

    佳作,可以说同时科普了记忆的主观性和中世纪的社会观念,三次视角下的交叉和分岔都有意味,前者如亲吻、掉鞋、互望,后者如女主视角中的闺蜜和婆婆线,为三人局真相丰富了社会维度,女性财产、little death、强奸不会怀孕之类都可回到封建制下的继承焦虑,最后冷日下的血腥决斗,在视觉上夯实了“荣耀之残酷”主题,三条线也可看成人性的三个侧面,最终汇聚在name这个点,就好像用肉身的易朽,向树上、广场上的the many表演why the few,斯科特和范霍文都借由欧洲中世纪的题材,拍了具有时代意识的片,至少让人看到,很多被认为先锋的事迹,早已有之。

  • 爱令锋 7小时前 :

    后面表达有些泛滥,导致节奏拖,有点掉鸡皮疙瘩。视听和表演都超一流,就这么几个人这么几个景,搞了一出临终关怀好戏

  • 枫林 5小时前 :

    中规中矩的水准之作,没有太多惊喜,但质量没话说,三位主角的演技也都统统在线。三个章节三个视角,细微的差异让重复变得富有层次。在大量的铺垫后,最后的决战戏也足够精彩。朱迪科默的注视下,那《角斗士》般的生死决斗显得如此丑陋,讽刺至极。决斗场上的一次次激烈的反转,早已没人在乎这两个雄性动物的优劣,只剩对朱迪科默的担忧。结果为何已不重要,父权制下的女性命运在这场决斗中被丢上了决斗场,身不由己的痛苦在一次次拉扯中被无限放大。

  • 阮芬菲 7小时前 :

    决斗那场戏看得人非常紧张,因为关系到女人的生死。这不是悬疑片,不是宫斗剧,而是抨击男权的利器。

  • 淡鹤梦 7小时前 :

    多半是因为我的经历和记忆

  • 綦夏兰 1小时前 :

    Cameron流着眼泪微笑

  • 秦觅云 9小时前 :

    雷德利斯科特用批判中世纪价值观的方式完成了一部毫无风险的爽片,罗生门式三段叙述啪啪打脸虚伪的男人,爽;封建道德物化女性荡妇羞辱一起往上堆,爽;决定生死与正义的决斗逼你提心吊胆看,爽。爽片进化,思想止步,可能会是电影工业愈加发达之下的一个趋势

  • 波文惠 4小时前 :

    原来是本马达的本子,写得很聪明,雷导讲故事的方式还是这么immersive。最后那场决斗好精华,我跟现场看一样揪心,时刻害怕玛格丽特的命运,幸而结局真的god bless。不同perspective的细节改动我好喜欢喔!像是de Carrouges从苏格兰回家,他自己描述的英勇无敌只套着破烂盔甲大战归来,Marguerite的版本没主要变动但加了个披风,瞬间把这个所谓“男性valor”化身的虚伪给戳破。虽然可以简单粗暴概括三版证词细微对比之处为性别之差,但雷导本人定调Marguerite为“the truth”还是很被戳中,谢谢。

  • 柯元槐 6小时前 :

    和《芸芸众生》那个独角电视剧里面的设定相同,人物性格截然不同,但作为主角本身,即将被替代,都是一个自我救赎与回顾的过程,更喜欢这部长篇的设定和处理方式吧,细腻且让人舒服。

  • 邴绮琴 9小时前 :

    却匪夷地无法治疗肉体上的某些病症。

  • 钊海 4小时前 :

    《口吃》导演拿奥斯卡后第一部剧情长片。剧作结构依旧严谨,特别温情的讲述接受克隆人代替自己的生活的故事。相比《老去》在探讨生命逝去,这部与自己的生命告别更打动人,类型融合更能打动观众。暂甩进年度十佳列表。

  • 费修竹 1小时前 :

    可以到9分的电影,虽然很多评论觉得啰嗦琐碎重复,无意义的铺垫过多。不过挖彩蛋找不同,也是深度电影的乐趣之一。单纯就挑三段看似雷同的场景和运镜剪辑里,找细微差别,挖掘人物主观心理,就是一篇景然有趣的长文。到玛格丽特自述的时候,本片的立意和品质感陡然勃起。为什么一贯的好莱坞电影对于情色镜头都会有适当的表现,而本片几乎没有,即使是重口强奸的镜头也一点都没有多给。那就是出于女性主义立场,不满足男性观众的口味。不然两边不讨好,一方面是女性主义觉得裸露镜头是对女性的物化,对男性的讨好;而男性观众又觉得女性主义立场是对男性的冒犯和控诉。包括格力斯强奸玛格丽特时候的镜头,动作粗鲁傲慢,且时间飞快,也是对所谓自命不凡的采花贼的反讽吧。其颠覆性不仅仅在于对那个时代男权思想的抨击,即使在今天依然有申诉表达的意义。

  • 梦岚 7小时前 :

    严肃题材娱乐化,无异于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女人拼命拾起被践踏的尊严,男人轻而易举就成了笑话,看完如果觉得好爽,那真是千百年来女性的悲哀,即被当成工具和筹码而不是大写的人,雷公被本马达绑架了就眨眨眼吧

  • 高茂德 7小时前 :

    后一视角打破前一视角的所谓真相,有意思的点比如:第一第二视角“双方握手言和戏份的台词是对调”,关键台词对人物品格烘托很重要;第二第三视角“楼梯追逐戏背影仰视跟拍与正面俯视跟拍”,制造暧昧与惊悚两种氛围。

  • 翁问萍 5小时前 :

    -“雷爷爷厌男” -“他是厌男还是厌人” 😂😂

  • 闭昆鹏 2小时前 :

    这是两次强奸。男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一位以婚姻之名行配种之实,另一位以爱情之名行强奸之实,作为关键角色的女性视角放到最后,绝佳的讽刺了男性的丑恶嘴脸,虚伪正是他们的本质。在压迫之下,当有女性站出来的时候,她面对的不是加害者,而是整个男权社会。一个人站出来是远远不够的,一群人也不够。姜还是老的辣,决斗精彩至极,得益于对其中女性命运的强烈关怀。电影中人为男性决斗高呼,电影外人为精彩战斗喝彩,我们何时才能走出中世纪?朱迪科默的表现十分惊艳,亚当德赖弗、马特达蒙、本阿弗莱克只能给她作配。

  • 纳喇迎丝 1小时前 :

    最后的决斗,冷兵相对,精彩到恍惚间自觉不能呼吸,屏息凝视,拍的真好啊。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