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万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记录片 1997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凌漫 9小时前 :

    #Netflix#@栩许如生v 提供。唉我的妈妈也经历过和电影里的贾静雯差不多一样的事,只是区别在于她很坚强又韧劲十足地挺了过来,没有真的成为爸爸口中的疯子。我也差一点成为消失的女儿

  • 张曼卉 0小时前 :

    首先,美化疾病可耻,尤其是那段戏那么差还啥用没有,想念幻听的声音我真是狂翻白眼。第二,结尾的瀑布我真的无语死了,母女对话讲瀑布我就已经很无语了,没想到后面还有大惊喜。只喜欢抓蛇那一场。想念《一念无明》,想念《与恶》,这两部真的达到了我心中的标准

  • 可呈 1小时前 :

    五星

  • 日然 9小时前 :

    前半程是惊悚片的拍法和打光,终于有一部好好描绘疫情的电影,不再是春晚小品式的生理不适,对说的就是穿越寒冬。。被治愈到了。即使是人生的下坡路,也要好好走。

  • 世凌兰 3小时前 :

    生活是瀑布,一泻千里,泄洪时猝不及防,我很喜欢结尾贾静雯的表情,她真是演技好。两母女的联结让我想到我与母亲的相处,从不解、到理解、到互相和解、相依为命,没有强上价值我很喜欢。

  • 家薇 8小时前 :

    从《阳光普照》里的儿子变成女儿。不管是老式还是现代的公寓,同一个屋檐下的亲人也不能互相理解。

  • 东彬炳 6小时前 :

    陈主任:每个人都有难堪的过去,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而且,未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 卫星 4小时前 :

    “下次不要在問我你好嗎?我會想盡辦法好起來,在好好的和你走下去。”是沒有預警的洩洪,是順著鷹架爬進家中的蛇,是腦海裡轟隆的瀑布與潺潺的小溪,是碩大的一張藍色防水布,是口罩下的你我,是偶爾飄來的一陣雨,是瀑布一般佇立在心底最簡單的陪伴與綿綿愛意。

  • 南宫博厚 5小时前 :

    3.5 将人物处境放在后疫情时代产生的危机 钟孟宏的电影 透不过气的绝望中寻找一丝气息 一如既往 与闪光的点但叙事和手法中规中矩

  • 丛斯文 0小时前 :

    也隔绝了阳光和外面的世界

  • 壤驷以松 8小时前 :

    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小姑娘长得像文淇。

  • 坚云泽 2小时前 :

    电影的气氛真好啊,谁能不喜欢台湾呢,倒是这个突兀的结局显得多余,就这么平静地结束也许会更好。可能因为身边有朋友的家庭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就更深些,撕裂的人生里,能出现光一样照亮自己的人太难了。十几年没看过贾静雯的戏了,虽然不再有年轻时的光泽,但演的太好了,和《华灯初上》时再见林心如一样的惊喜。谢谢台湾。

  • 坚弘文 8小时前 :

    画面很不错。有点阳光普照的影子。但是剧情的起伏和演员的演技弱了点。贾静雯的演技不错。

  • 振锋 1小时前 :

    对“为什么是我?”最好的回答是“我们一起好好把日子过下去”

  • 孝亦玉 2小时前 :

    平静表面下,激水横流。虽然不如阳光普照故事性那么强那么精妙,但消防员抓住那条蛇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电影也抓到我了

  • 卫铮祢 6小时前 :

    这样的剧情设定和人物关系,很难不破防啊。。。

  • 和春兰 5小时前 :

    感謝鍾孟宏導演,再次有新作陪我過個好年。儘管《陽光普照》帶來的複雜情緒好久才散去,《瀑布》裡生活的艱難、母女間由對立到和解的真摯情感也需要花點時間再消化,但確實是部好電影。“不要再問我你還好嗎,我會想辦法好起來,跟你一起過下去。”對於一個人,一個“瘋”女人,一個母親,一個女兒,有時候壓垮她們的是家庭的束縛,而拯救她們的也是家庭的愛,女性的堅強不可思議。

  • 家凌雪 4小时前 :

    女主之间的化学反应很好,不看不了解贾静雯这么能打。魏如萱……以后请坚守唱歌的本业。陈以文太牛了(大骂“会不会倒车”“考没考过驾照”的时候笑死我了)。有点老套的主线里绽放了很多文本美学,比如借精神病来反诘(中介、蛇、瀑布/洪水),比如瀑布象征的压倒性的压力、执念。正因为主线就是正常发挥,所以疫情并没有过多干预叙事,而是扮演着必要的最后一根稻草。比起《阳光普照》更喜欢这个。

  • 卫强 1小时前 :

    喜欢蓝色幕布的意象,还有隔绝牛奶温度的塑料布。总之,看完心沉沉地坠落下去,仿佛一切都会走向崩坏,“不要问我还好吗?我答应你,会好起来。”

  • 危书艺 2小时前 :

    很耐心地拍了一个概括起来很硬拗的故事,最佳美术/立意的设计,就是蓝色帆布包围的公寓大楼,特写镜头中打在贾静雯脸上的蓝光,就像《大开眼戒》那样,营造出一种幽闭、近乎诡异的精神困境(讲真为啥有如此阴间的公共设施),which与疫情、疾病主题糅合,深化《阳光普照》的现代人精神危机。钟孟宏好像在教学社会流电影的符号,从墙上画、耳中歌到蛇、护腕、湍流,最终走向室外、社区、劳动,照耀受疏离之苦的灵魂,但正如刘擎分析的,现代人精神危机不是个人的问题,而要放在整个现代性、理性化的背景下,这可能超出了影片的能力,只能用新闻片段略作勾勒,于是我们看不到《小丑》那样从心理渊薮外化的街头暴乱,只有零碎的、如同演员综艺的段落,以及迫不及待参与叙事的配乐,就好像危机必须被温情保护,一戴上就拿不下来。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