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完旭尧 6小时前 :

    最可怕的其实真的是人心。

  • 侍访儿 1小时前 :

    各种情节推进和反转都很自然

  • 旭锦 0小时前 :

    父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神圣化性交,供精者人生无其它使命除了最不值一提的快感,生命伟大在母亲的孕育而不是供精者的一哆嗦,所以他们掌权的世界会出现这种亵渎生命的“艺术”,学外科的看这个电影时只觉得可笑并强烈希望这些人去替那些想健康活着的病人去死。

  • 丁凝竹 3小时前 :

    9.2 A extremely dangerous method,当然是柯南堡创作生涯的新高度,以如此低密度的情节拍这样一部关于人类进化的环保寓言注定是毁誉参半的,关键在于它触及了之前从未深入的问题,及身体异变如何作为内在的核心而非表层的意向,结尾真美。

  • 兆运浩 5小时前 :

    在身体/尸体上钻出孔洞?是魔鬼的契约还是动物的变形或是机能的装置?未来罪行的悖论不处于未来是一种对新道德的许诺而罪行总是来自历史,它处于一个这样的地带,即一块被进化、艺术、内在美这些词语包裹起来的用工业废料制成的糖果——尽管它那病态毒性的紫色已然挑衅般地向我们揭示了自身的毁灭性,也即一具身体/尸体不再能哀嚎(弗朗西斯·培根的名字甚至可疑地和毕加索、杜尚并列在一起),而各类形似骷髅或棺材的现代机器和酷似抱脸虫的遥控器却在发出窃窃私语。

  • 宇星泽 1小时前 :

    虽然套用了罗生门的内核。但是编导非常用心。很有诚意、很花心思的把各个情节巧妙的连接。摄影和配乐以及演的都不错。希望越来越多这样的国产电影

  • 悟向秋 2小时前 :

    可以说保持了柯南伯格的一贯水准,而且摄影布光好精致啊。对人类自身的思考,虽然算不得多么新的命题,但也绝不是陈词滥调,在这样一个都往“元宇宙”看的时代看到这样的题材还是很质朴很踏实地想讨论些事的。疼痛不再,器官增生,人类的演化造成了一部分人的觉醒、一部分人的不安。新的性也是有一定想象力的。而且呈现得也很有趣,先锋艺术的浮夸玄虚成了片中非常正经的探讨方式,内部纹身、切割、满身耳朵都是挺有艺术家思维的。台词再少一点或者再精准一点可能对于普通观众理解起来更友好一些,现在强加了太多自创的概念了。未来警察连吃喝都要管,只能说“关你屁事”。

  • 伟阳 0小时前 :

    把一个个看似无关的狐仙传说串联成一个悲剧的真相。

  • 成如之 0小时前 :

    A / 将耳朵铺满肌肤就是“外在”修饰吗,取出脏器就是“内在”艺术吗?影片试图抵达的恰恰是:身体之为“现实”,反而在于它是一种无内外之分的超离于精神的深度/平面;要控制身体,便在于给出其空间分配的叙述。因此要用进食器引导不同器官的运动,要用腹部的拉链来标记其隧洞的入口,要把器官编目为科学合法的展示品,要把手术变成一种所谓内向“探索”……但生命的逻辑并非如此,它透过身体的在场无条件地宣示它自身,正如开头:孩童舀起泥石、啃食塑料如摆弄玩具。因此孩童不可逆的死亡标记了解剖-表演逻辑的尽头,它必然重新陷入被诸多权力所争夺的内外划界叙述。这恰恰是结尾未来圣女贞德之面容的坚定宣言:一滴泪所凝缩的身体之深度与粗粝黑白影像平面的合一——而这个镜头外的柯南伯格影像对观众的身体所镌刻的,又何尝不是如此?

  • 哲振 4小时前 :

    网大平均水平,越看越无聊。总是开头还行,后面越来越疲软。

  • 区雅容 1小时前 :

    高质量的网络电影,完爆一线大片,甚至还有个彩蛋,。但国产片的诟病就是把故事整的明明白白,半点悬疑都没,如果能让故事多点悬疑,让人有回味和各种猜想,那还能再上一个档次。

  • 怡曦 1小时前 :

    拍出了恐怖题材电影最需要的沉浸感,这点就值三颗星,虽然故事一般,属于看完就忘那种。

  • 刑嘉美 9小时前 :

    我尽力了,隐喻也许也看懂了,只是无法找到共鸣点。

  • 同英达 6小时前 :

    開始走80年代日本cult走過的路 性愛和疼痛的畸形融合 也就是所謂的新世代sm 模糊時空的背景 還有一直死媽臉從未改變受寵若驚氣質的克莉絲汀 當人們性交的方式都發生變革 我們還能享受彼此唇齒的依存嗎

  • 函靖巧 6小时前 :

    线索扎得不够紧 中后段就散乱了 还有精致的现代妆容之类的眼下通病 村里说「来来来 我告诉你啊 这事儿啊是这么回事儿」的片段从台词到表演都刺耳刺眼地业余 好在用作消磨时间还挺不错

  • 公羊宏邈 8小时前 :

    龙王庙故事大讲坛。

  • 叶芷容 8小时前 :

    85/100 概念为被理解必存在过度阐释(不是很喜欢那些金句),而柯的电影并不只展示概念,更为想象空间:呈现内在的复杂或世界的样态,且他在提出各种形式的蜕变过程中保持了开放态度(态度上重于阐释上的开放性),这也是影片成功的关键。更感兴趣的是柯借着年长的具身体验讲述在衰变的艺术家如何继续创作,他质疑艺术的刻板、固有理念,想象着艺术史新的进化阶段。当自身身体都成为最终产品或终极的艺术品时,隐喻符号不再显得过度,毕竟电影本就关于让隐喻不止是隐喻,也关乎被视觉直接感受到的痛感或快感。迷影即恋物,柯式重口味恋物在此表现为在加速进化的时代对艺术创作仍存的热情。同时电影也关于持摄影机的人、被摄的演员及其身体、其艺术美学理念,表演艺术和影像媒介始终在场。即使最后监视器记录的现场档案,观众看到的仍很暧昧不安。

  • 剧夜雪 6小时前 :

    Dream is the Eternal Sex.

  • 严醉香 3小时前 :

    电影为了提升整体的氛围感,把色调调地太黑,有很多正常的颜色都不太真实。配乐,特效和画面都没什么问题。

  • 明雅 4小时前 :

    概念上以切割和痛感作为新型性爱模式,试图颠覆所谓传统和体制,但大段对话如论文般空泛无趣,概念的新奇散去之后便落入符号隐喻的窠臼。而概念本身其实也很单薄,如今用药物/暴力/濒死体验换取性快感的现实并不亚于电影,而阶级隐喻/环境污染等内核又挖得太浅,总觉得柯南伯格的想象力开始匮乏。摄影也有点阴间,看完只想要一打old fashioned sex来冲喜😂😂😂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