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十集电视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将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首播(1-5集),播出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每晚20:00。本片由深圳越众影视公司、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出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凤凰卫视首播之后,本片随后将登陆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卫视等电视频道。
  具体播出安排:
  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
  9月9日(周一)晚20:00 《重回人的语文》
  9月10日(周二)晚20:00 《天梯》
  9月11日(周三)晚20:00 《守望乡村》
  9月12日(周四)晚20:00 《大学 大学》
  9月13日(周五)晚20:00 《公民》
  第二天下午16:30重播
  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它不该是枯燥得让人想烧掉的课本,也不是考卷上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它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然而,今天的语文课,质量已经岌岌可危——
  在上海,《收获》杂志主编叶开发现,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材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他奋笔疾书,决心以一己之力《对抗语文》;在江浙,20多位一线教师自动集结,他们致力于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找茬”,并自觉探索“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在民间,学者们回到民国,向老课本汲取言语的力量和人性之美……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恢复语文的本义——人的语文。
  第二集:《寻找马小平老师》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因患脑癌去世,北大教授钱理群惋叹:马小平是他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
  同年,官方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活动在央视高调飘红,与此同时,由民间发起的“寻找活着的马小平”却在教育界引发了更深刻的感动。有评论说,“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寻找,耐人寻味”;
  马小平是谁?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如何燃烧生命,照亮了他的人文讲堂?摄制组依次走过湘潭、东莞和深圳,学生、同事、朋友、女儿……众人动情的讲述中,马小平的形象渐次丰满,我们最终发现,他,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师者。
  马小平走了,“活着的马小平们”正在走来,他们将带着我们的孩子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
  第三集:《呵护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华德福,一种源自德国的教育,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它是学园、花园、菜园和家园,它“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
  九月,开学的季节,陪伴两个被体制教育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孩子,杭州独立教师郭初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为期一周的“试读”和“陪读”,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种童年;而郭初阳,这个现行教育体制的质疑者,将为我们解读华德福教育的种种细节,并探寻它与主流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孩子们是否会选择华德福?家长的选择又会是什么?无论结局如何,“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的命题,已经无可回避。
  第四集:《天梯》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今天,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那道阶梯,正在发出断裂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乡孩子;在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大门外,他们逐年流失,转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列车上;他们,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蚁族群落,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既无力“拼爹”,又没能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
  究竟是什么,让寒门学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狭窄?
  国家的转型在加剧,而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陷入了停顿。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殇……
  第五集:《守望乡村》
  乡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改变乡村落后的基础教育,恢复乡村文化生态,需要民间力量具体而微、坚韧不拔的长期介入——
  在晏阳初的故乡,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扎下根来;在陶行知的故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家子弟敞开怀抱……他们不约而同地践行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乡村;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温暖世界,必先擦亮一根火柴。
  守望乡村,让穷孩子也能仰望星空。
  第六集:《大学 大学》
  英国教育家怀德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他该站起来,四面张望。
  2005年,诗人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她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力“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刘道玉、钱理群、陈丹青、张鸣、周孝政、熊丙奇……大学里的智识之士纷纷诉说体制之痛:官本位、学术腐败、钱权横行……,积习与流弊的漩涡中,人文精神消失殆尽。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
  第七集:《在路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最早释放出中国高教变革的积极信号——学分制、双学位、贷学金……一系列闪动着人文、人性光辉的改革举措,让刘道玉赢得了“武大的蔡元培”的美誉;
  时隔20年,在举步维艰的泥潭中,中国高教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发了——
  2012年9月,修成正果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了——当理想遭遇现实,朱清时,这个理想主义的校长能否将他领军的“去行政化”改革进行到底?被打上“试验”标签的莘莘学子们,如何开始他们全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一所潜水七年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近日浮出水面,许嘉璐评价说:“UIC已经跃升为清华、北大级的大学”;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全英文教学、浸会大学的文凭……“洋大学”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高校产生“鲇鱼效应,”倒逼国内的高校体制改革?
  第八集:《课堂风暴》
  没有讲台,老师“靠边站”,学生三五成群簇拥在黑板前,边写边讨论,教室门洞开,参观者络绎不绝——偏居鲁西南乡村的杜郎口中学,一度因教学质量太差险些关门,如今却以独特的“学生自主课堂”闻名教育界。
  专家评论说:“杜郎口模式”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质疑的声音说:杜郎口并未摆脱“应试”的窠臼。
  在民间,“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宣称要“点燃思想的课堂”,在各自的教室里,一线教师们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的革命;
  体制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此起彼伏的课堂风暴,将为中国教育吹出一片明朗的天空。
  第九集:《在家上学》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迎战,有人妥协,有人则选择逃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需去学校,客厅是他们的教室,父母是他们的老师,他们自主安排时间和课程,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打算参加国家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而在现代版的私塾,“中西合璧”的教育正在打造着另一批孩子,私塾的开创者,多半是“在家上学”的成功者,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支持者说:在家上学有利于个性培养;反对者说:孩子需要朋友,独自在家无法实现“社会化”;有关部门说:在家上学违反教育法;教育专家说:社会应让在家上学合法化……
  无论如何,在民间,形形色色的新教育正在生长。它们的未来,或许远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丰富,更深远……
  第十集:《公民》
  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曼说: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有识之士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中国,1949年之后,公民教育戛然而止。
  2012年,在深圳,央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下课”,他在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吸引了舆论的眼球,也让他备受争议;在南京,律师崔武走进校园,以一只苹果为道具,向小学生们诠释“公民”的内涵;在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利用互联网,一次一次向公众演绎着“公民责任”的空间……
  公民教育,何时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校?

评论:

  • 沐清华 7小时前 :

    太尴尬了,水平基本是个《欢乐喜剧人》小品的加长版,对不起三谷幸喜的《魔幻时刻》。

  • 臧修美 3小时前 :

    内核还是很悲剧的。魏成功最后真的成功了么,这更像是电影营造的一个幻梦。他以为迎来了自己人物和人生的弧光。真实的结局更有可能是稀里糊涂地献出性命。属于小人物的结局。

  • 驹咏德 7小时前 :

    可惜了不是真的在嘲讽福报文化,只是一个西班牙生活喜剧,一个小企业主逐渐失去掌控的生活,揭露人性的虚伪。《饥饿站台》那么触动社会矛盾根本的作品总是不多。

  • 鹤轩 1小时前 :

    执行挺好的命题作文既视感。这老板办得最糟的一件事还是因为出了意外,习惯东亚社达文化已久反而要为本片道德感惊诧了

  • 运蔓 3小时前 :

    前脚送走一个姘头后脚就勾搭实习生,为了评奖插手员工的生活,好兄弟的父亲只是服侍他爹打猎,迎检时意味深长的介绍语,实打实的好·老板~

  • 越代玉 8小时前 :

    今年最对口春节档的电影,全场一起笑氛围感老足了!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看完一身轻松。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啼笑皆非之外,是小人物摸爬滚打半辈子的辛酸,除了过硬的演技,魏成功身上也有魏翔自己的投射,这个角色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有笑有泪,不容易啊。人只有默默准备,磨练自己,机会出现时才能抓牢,各行各业都一样,很励志。

  • 波以轩 2小时前 :

    在当下演员这个职业被资本裹挟的情况下,能有这样一直努力把精力集中在琢磨人物的从业者是值得敬佩的

  • 昕玥 2小时前 :

    小星星主要给哈维尔·巴登,剧本一般,还是资本家的虚伪那一套。这种价值观下的主线太老套太陈旧了。好在哈维尔演技稳,眼神细节十分精准。他最好的还是他的《深海长眠》

  • 辛阳飇 9小时前 :

    除了在私德方面对妻子不忠,而在知道自己出轨的对象是朋友的女儿后又翻脸无情外其实电影里的男主作为老板来说居然还算合格!

  • 菲萱 1小时前 :

    内地喜剧没救了,这么粗糙的剧本都能称之为年度惊喜,拿下26亿票房,实在想不通。我觉得电影全程都在尬演,刻意煽情上升主题,剧情转接也生硬到业余水准。复古挺好,但就是调色违和,配乐也滥用。

  • 钞梅雪 1小时前 :

    经过中国现实毒打的我不得不说,这个老板可真不容易啊,最后终于开窍了

  • 苗海之 4小时前 :

    好笑,相比大银幕看刘昊然和易烊千玺,我觉得看魏翔更值得。

  • 阚灵秀 4小时前 :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特别有意思,两个人的不同心境,尤其是好老板内心高兴又故作怜悯伤心后,仍不改强迫症地试图要平衡奖状的位置,所以对他来说,小情人,老婆,友情,员工,所有人都不及他的事业虚荣心。影片一开始他给我的印象和他在维持的形象是出奇一致的,做事讲究原则,像天平一样,企图把跟公司有关的所有事情都给平衡好。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他逐渐的无能为力了,但到这里我都觉得他并没有错,他不过是想利用自己的威望来处理好各种事情,且并没有做出格的事。直到他发现他这一套客套,甚至亲自出面商讨解约赔偿都不再有效时,终于被门口的天平上的鸟屎给逼疯了。他选择了揭下伪装,他拿到了他渴望的荣誉,维护了一种平衡,靠一颗“子弹”维护的虚假平衡。这个电影里好老板的富人阶级表现比寄生虫里的更明显,描写的更好更可气。

  • 雍清涵 0小时前 :

    老套而无聊的剧情,但挡不住文艺青年高潮,借题发挥装逼

  • 聂弘懿 3小时前 :

    笑点密集,魏翔本人与男主最后的那个共鸣居然莫名的感动到我了

  • 祁傧 2小时前 :

    这部黑色喜剧以讽刺的手法,讲述哈维尔·巴登饰演的一位伪善的工厂老板,为了在一周内提高产量从而获得当地优秀商业奖,对员工的压榨干涉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 莱惜蕊 2小时前 :

    虚伪自私阴险狡猾的老男人最后却在小姑娘那儿翻了船,他的所谓手足情深战友的友谊、高高在上对劣势群体的怜悯、对员工的关心,不过是为了公司的利益,也就是他自己的利益,说到底他也只能利用人们的善良,而要对付像他这样自私的人,就要比他更自私更狠心。最后一幕,在他突然良心发现的一瞬间,我真的担心那个老人会把电动螺丝刀刺到他的脑袋里

  • 祥馨 1小时前 :

    4。一个成功的老板是如何平衡的。绝佳的节奏

  • 晋芷雪 1小时前 :

    不像《魔幻时刻》那样聚焦于对电影的热爱,但比原版笑点更密集,和剧情结合紧密,在春节档尤为讨喜。其实并不比麻花其他烂片强太多,只是有了一个好剧版保障了下限。

  • 衣若翠 5小时前 :

    比电影还尴尬的是,大概是把三谷幸喜拍得那么段子吧。好笑不代表好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