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影片背景设置在1943年。乔布与洛萨是一对年迈的犹太夫妇,他们收养了一名非犹太人男孩,并且试图用他们的财富和学识骗过纳粹,逃避对犹太人的迫害。
  这片是1984年第54届奥斯卡外语片匈牙利参赛作品,并获得最终提名(当届获奖者为《芬妮与亚历山大》)。

评论:

  • 彩韵 4小时前 :

    【021】倾向太明显,剧情和角色设置又略显单薄……

  • 宫凝心 3小时前 :

    单看剧情我非常喜欢,俩男主谁会磕不到,但放在真实历史下还是片面的。

  • 宏柔绚 1小时前 :

    I can only play the game with the cards I’ve been dealt | I think there’s a chance | 私心五星 高中历史书讲绥靖回头看视角真的窄 | 以及put many things aside 有时候我觉得男人之间的那种爱比bg打动我得多 喜欢那一支烟

  • 天祜 9小时前 :

    2022年3月12日观看。还是比较客观的。

  • 平宏阔 6小时前 :

    对于历史题材来说,情节各种插曲真的很难让人有惊醒动魄的代入感......

  • 官翠巧 3小时前 :

    本质上还是给张伯伦的绥靖做了开脱,他牺牲捷克换取的这一年,盟国真的做了什么有用的备战准备了吗?根本没有,这种腔调就类似某党斥责阿K不抵抗,但阿K说在常公忍辱负重之下,我们有了六年的准备时间,纯粹只是个后知后觉的角度问题。电影把慕尼黑会场那种压抑至极的气氛还原得十分到位,美中不足的大概只有演元首的演员简直是一点都不像,刚开始还以为他是演戈培尔的(后来发现他在〈帝国毁灭〉里果然是演戈培尔的)。。。

  • 么绮烟 7小时前 :

    好基友的惺惺相惜令人动容,大时代下个人是那样渺小。元首的选角太失败了,是营养不良么?两人交换情报是不是太明目张胆了,非要在人多嘴杂的酒吧?

  • 卫定钧 5小时前 :

    本次打分纯属艺术创作能力评价,不包含是非评价。因为,没有人拥有上帝视角,也就没有人了解一切的“真实”,而历史本无是非,每个陷入历史漩涡里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理解上,做出当时当下认为最正确的判断和行为,我无力评判,只能思考。

  • 宜秋颖 2小时前 :

    拍得一般,但是现在这个档口看还是感觉不一样的。张伯伦的洗白之路。另外我非常的腐眼看人基,对不起哦。

  • 僪丝娜 8小时前 :

    真的非常喜欢慕尼黑交锋,全程充满压抑感和焦躁感,还有两人初次间谍行动的青涩。手。保罗行纳粹礼时颤抖的手,休安抚保罗时镇静的手。休是那种,典型英国人,闷闷的,即使在朋友和爱人面前也非常有疏离感,但被保罗推推就会无奈地跟着他走。

  • 敛鸿哲 7小时前 :

    哎也是不知道是不是历史重现 - 2022 Jan.

  • 帝文 2小时前 :

    我感觉整部片的看点只有Jannis的脸和说德语的荞麦……

  • 家荣 8小时前 :

    我记得以前有本书,书名《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每天批阅如此多的公文函件,他至少具备高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至于张伯伦为什么热衷如此的和平,也许大概是民意使然。站在历史的片尾看历史容易自大,站在历史的片头看历史,总归是始料未及,因为事情不是一下败坏的,而终是一天天败坏下去的。

  • 戎清韵 3小时前 :

    是我想拉国政猛男来看了并讨论的题材

  • 卫园林 3小时前 :

    7分。战争一触即发,两个年轻人试图扭转局势。1938年,德国想要吞掉捷克的苏德台地区,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开会协商此问题,没有捷克。德国有个年轻外交官冒着生命危险试图警告英法,好不容易传达到信息,却没有等到英法首脑在协议上拒绝签字的结果。张伯伦的避战立场是否真的给了盟国备战时间?如果在慕尼黑就撕破脸,东欧各国以及犹太人是否就不会如此悲惨?历史无法重来,英国提前介入也不是张伯伦一个人说了算的。情绪上还是没有期望中的那么紧张,节奏还不错。

  • 乐暖姝 4小时前 :

    慕尼黑协议被洗白为为了准备和德国战争准备拖时间的策略了?

  • 唐慕卉 7小时前 :

    永远不要和魔鬼做交易 有时候没有希望 我们能活得更好

  • 惠楠 1小时前 :

    现在电影质量都一般了,这个还让我找回了点感觉

  • 廖依柔 6小时前 :

    张伯伦的功与过通过两个小人物的热血鲁莽的政治行动又被审视了一次

  • 戢涵衍 0小时前 :

    对于历史题材来说,情节各种插曲真的很难让人有惊醒动魄的代入感......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